從“曝潛強標”的震驚業界到“安全保衛戰”的一呼百應,事件發展脈絡漸漸清晰: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強安標”勢在必行。有人說,皇明用40余天的時間完成了一場精彩的“秀”。或許,事件的始末,是皇明給整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做的一次成功的危機公關。
一場臺風引發的“曝潛”沖動
8月,臺風“海葵”席卷江蘇、浙江、上海、廣東、山東、安徽、遼寧等地,太陽能熱水器安全隱患集中爆發。也正是這次臺風來襲,讓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下定決心:做“斗士”,自曝行業潛規則。
“感謝"海葵"給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一個警醒的機會。”黃鳴說,“皇明發展太陽能是為了給子孫后代一片藍天白云,然而從業幾十年,我每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怕一不小心成了"殺人犯"。”于是,站在行業發展的高度上,在自然災害面前,雖然皇明熱水器的支架仍然穩固,甚至是出類拔萃地穩固,皇明決定不夸耀,不回避,直面行業現狀。
黃鳴說,他擔心無處不在的行業潛規則就像當年奶業的三聚氰胺,終將有一日徹底爆發將整個太陽能行業毀滅。于是,在臺風給太陽能熱水器帶來負面新聞的同時,他以一名資深從業者的身份昭告天下,太陽能熱水器,這個生命所系的產品毫無安全保障,由于長期缺乏國家強制安全標準,皇明太陽能熱水器苛求品質但安全系數也僅僅在及格線以上。與此同時,黃鳴還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徹查排名前20的太陽能制造企業,并承諾敞開企業接受監督,此舉贏得社會各界的尊重。
“強安標”加速行業發展獲得全社會關注
“海葵”過后,全國22家消協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要當心太陽能熱水器不禁風雨成安全隱患。而此前,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都可以作為這一消費警示的深度解讀:皇明“曝潛”只為“強安標”。
太陽能熱水器不安全,這個行業由于長期缺少國家強制安全標準導致“潛規則”橫行。然后,令人驚訝的是,在達成這樣一種共識下,不僅現有的用戶沒有放棄它,反而有更多消費者對這個行業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理由很簡單:消費者通過媒體的報道咂摸出了皇明的“愛深恨切”,并在其后續的積極行動中看到了希望。
日前,皇明在濟南舉辦“安全保衛戰”活動,普及安全常識,提供全套提升安全解決方案,排除漏電、雷擊、起火、墜落等重大安全隱患,避免冬天凍脖、凍裂等現象的發生,讓消費者家里的太陽能熱水器冬天也好用。活動不僅獲得了消費者積極響應,還得到了消協、消防、質量監督、工商等多個部門的支持。在爭取“強安標”路上,皇明不必再唱獨角戲。
究竟,“強安標”能否起到救命稻草一樣的神奇功效,就此將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帶上一個新的高度?答案終將需要時間來檢驗。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臺風面前,皇明的這一場危機公關做得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