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料
8月10日,皇明太陽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公開自曝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兩個“潛規則”:一是市場上大部分普通的太陽能支架容易腐蝕、坍塌,造成整機報廢;同時支架比較薄、比較窄,抗風能力弱。二是電熱帶連接處在樓頂,許多太陽能熱水器在安裝過程中電熱帶手工剪裁、打火機密封,燒烤不均勻,密封不嚴,或用電工膠帶纏繞,水汽極易進入,通電后容易造成連電起火。
現狀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質量萬里行在近些年來接受的產品質量投訴當中,太陽能熱水器產品質量占的投訴比例不斷上升。太陽能熱水器從誕生之日起,質量就成為行業命門。其中冬天不熱和使用壽命短是兩個最集中的問題。而惡性競爭、偷工減料成為諸多問題的根源。
提示
選購太陽能熱水器要避免三大誤區
■要避免貪圖便宜、購買廉價劣質產品的誤區
■要避免只注重產品質量而忽視售后服務的誤區
■要避免聽信各種概念性炒作的誤區
曝光
A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有一系列“潛規則”
被譽為中國太陽能教父的皇明太陽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自曝了行業一些“潛規則”之后,還表示將陸續披露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一系列“潛規則”,包括工程招標、銷售、配件、制造、選材、安裝和維修等全過程質量黑幕,同時呼吁強行推進國家標準。
據了解,《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第一個強制性國家標準,該標準于今年8月1日起實行。從9月1日開始,家用太陽能熱水器需要貼上能效等級標簽才能上市銷售。
但黃鳴表示,“這一標準僅是解決熱損與熱性能的問題,最重要、最基本的國家強制性安全標準還沒有出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建立強制性安全標準。”
B部分企業的做法毀壞了行業形象
我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權威人士向記者表示,黃鳴的出發點是對的,意愿也是好的,披露的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所謂的“潛規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行業的一些現狀。目前全國大大小小的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有5000多家,年產值從十多萬元的到十多億元的不等,可以說參差不齊,魚龍混雜。這其中不乏一些企業只追求短期效益、只顧眼前利益,在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投機取巧、偷工減料,目前也確實造成了一些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問題不斷,隱患重重,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毀壞了行業形象。但是,黃鳴把部分企業存在的問題冠之以整個行業,這就有失偏頗了。應該說,還是有相當一批質量過關、信譽可信的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他們的產品是可靠的,質量是過關的。另外,將太陽能支架、電熱帶方面的質量不合格和安裝不到位的問題歸之為行業“潛規則”,這恐怕有些言過其實,“潛規則”這個詞值得商榷。
調查
太陽能熱水器售后問題多
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太陽能熱水器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而引發的糾紛確實不在少數。
最近,沈陽市民孫先生挺鬧心,他家安裝在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跑水,把頂樓鄰居的房子給泡了。孫先生家住沈陽市大東區某小區一小高層4樓。2008年搬進小區后,他在6樓樓頂安裝了一個太陽能熱水器。今年7月,6樓一位住戶突然敲孫先生家的門:“你家熱水器跑水了,水淌了我們家一屋!”
孫先生到鄰居家一看,鄰居家天棚在滴水、地板濕了一片。他再到樓頂,發現熱水器下方積著一攤水,一排用來裝水的玻璃管有1根發生破裂。
不久6樓另外兩戶也找上門來,兩家的頂棚也不同程度地被泡。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孫先生和幾家簡單溝通后,掏錢賠付了他們的損失。處理完這一切,孫先生給當初聲稱能保修10年的經銷商打了電話,這才發現當初留的電話已經變成了空號。對此,孫先生并不甘心,跑到當初的店里去看,發現店面已經改頭換面,銷售商也不知去向。最后,對于這一切損失,只能由孫先生自己埋單。
沈陽市民陳女士2009年8月購買的一款熱水器也出現了和孫先生一樣的問題,雖然發現及時沒給頂樓鄰居造成損失,可是商家的行為同樣令她十分氣憤。
當初購買熱水器時,經銷商承諾包修期為3年。今年2月,一根熱水器真空管發生破裂,陳女士以為商家會免費維修,誰知維修人員查看后,說真空管是被凍裂的,不是質量問題,需要陳女士掏120元的成本費。雖然陳女士對他們的說法并不認可,但是維修人員堅持交了費才能給維修,無奈陳女士只好交了120元錢。
陳女士表示,120元的成本費本來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是產品本身是在包修期內的,而且經銷商在銷售產品時明明做出了3年包修的承諾,怎么出了問題要維修時,卻又以不是質量問題為由收取費用呢?
陳女士認為,如果不是產品質量問題,真空管又怎么會被凍裂?況且在當初購買時,經銷商也沒有做任何提醒。再者,要是這種產品的真空管不能適應沈陽當地氣候,那廠家為什么還要在沈陽銷售呢?
市民高女士向記者反映,她2009年買了一臺某品牌的太陽能熱水器,包修期是3年。去年,熱水器的下水管出現問題,但是保修卡上的服務電話卻一直打不通,找了半個月也沒能查找到該品牌在沈陽的售后服務電話。后來多方聯系才得知,她買到的是一款小工廠生產的冒牌貨。
沈陽市太陽能協會秘書長許寶翔向記者介紹,與前些年比,近兩年沈陽居民購買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數量一直在下降,去年也就是幾千臺,不超過1萬臺,沈陽銷售太陽能熱水器的代理商也由原來四五十家下降到現在的二三十家,可以說是減半。
8月13日,記者走訪了沈陽市各大家電商場發現,太陽能熱水器銷售頗顯冷清。各家電商場熱水器的品牌、種類繁多,但是陳列在貨架上的太陽能熱水器卻寥寥無幾。售貨員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從事電器銷售行業已經將近4年了,發現近一兩年來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越來越低迷,一般前來咨詢的顧客比較多,但真正購買的非常少。和選購電熱水器的顧客相比,選購太陽能熱水器的顧客也就是個零頭。
隨后,記者致電沈陽多家太陽能熱水器經銷店,各店均反映目前的銷售情況并不理想。其中皇姑區一家品牌太陽能熱水器旗艦店的高經理告訴記者,近幾年,沈陽市的太陽能熱水器銷量不好。在2008年的時候,他們這里一年零售超過400多臺,但是現在一年也就100臺左右的銷量。
是什么原因導致近些年來太陽能熱水器在沈陽銷售遇冷?某品牌太陽能熱水器沈陽直銷店的李經理告訴記者,沈陽市場發展前景不大,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很多新建的小區限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另外再加上仿制品賣價低于正品進價以搶占市場,太陽能熱水器與電熱水器相比消費者一次性投入較高,也影響銷售。
“現在都倡導環保節能,為什么我想安裝個太陽能熱水器就這么難?”8月12日,家住皇姑區的劉女士向記者這樣感嘆。劉女士住的小區物業公司禁止業主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有心支持環保的她卻無能為力。
記者走訪沈陽多個小區,不少小區業主反映了類似的問題。對于這種做法,一家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由于小區樓盤在設計過程中未把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問題考慮進去,一旦業主在樓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發生漏水問題,由此產生的維修費用該由誰來承擔,將難以界定。另外,一旦太陽能熱水器維護不到位造成坍塌、掉落,也容易造成事故。為了避免麻煩,所以他們一律禁止安裝。
說法
應盡量選擇有實力的經銷商
北京盈科(沈陽)律師事務所律師孫義鵬表示,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國家對其開發、利用一直是鼓勵和支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通過制定一系列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激勵全社會各行各業發展循環經濟。該法第一章第二十三條規定:“建筑設計、建設、施工等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對其設計、建設、施工的建筑物及構筑物采用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的技術工藝和小型、輕型、再生產品。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但太陽能熱水器目前由于一些投機商人惡性競爭、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導致了質量不過關、售后服務跟不上的問題,致使太陽能熱水器在市場份額上占有的比例不高,甚至呈現出下滑趨勢。消費者在選擇太陽能熱水器時應當首先選擇大商場出售的太陽能品牌,在消費者無法判斷哪個品牌質量過關的時候,選擇大型商場出售的品牌在某種程度上講還是有一定的保障的。如果消費者確實因為產品質量問題造成了損失,可以選擇向國家質檢部門、工商部門進行投訴,如果投訴不成可以依照《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民事賠償。
對于一些物業限制業主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問題,孫義鵬表示,業主行使權利,只能受到業主和開發商簽訂的購房合同及與物業管理公司簽訂的物業管理合同的約束,同時不得危及建筑物本身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對于物業管理公司是否有權決定業主能不能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問題,主要取決于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是否約定過。若沒有此項約定,又未經業主委員會授權,物業管理公司無權阻止業主安裝太陽能熱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