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高可獲600元補貼成為此輪補貼政策“明星”的空氣能熱水器產業或因補貼政策的到來引發新一輪洗牌。日前,中國熱泵產業聯盟副理事長趙密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31家入圍的空氣能熱水器企業并不一定都能獲得補貼,節能補貼政策的資金清算規則設立的門檻對半數入圍企業來說都是個不小的壓力。
節能補貼政策直接觸動了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入圍的龍頭企業——廣東紐恩泰新能源公司營銷總監吳波瀾對本報記者透露,紐恩泰計劃投入近2億元的資金形成20萬臺的新增產能,產能擴張數倍的信心正是基于政策帶來的爆發性增長機會。
除了專業制造企業,看中這一產業機會的還有綜合性的家電品牌。諸如美的、格力、志高、長虹、TCL(微博)、榮事達、揚子等家電品牌,占據了空氣能熱水器推廣企業目錄的半壁江山。
中國節能協會秘書長宋忠奎對此指出,節能補貼政策產生的引導作用非常明顯,大品牌的加入也對做大做強這一產業有所裨益。宋忠奎預計,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國內空氣能熱水器產業今年的產值將超過60億元,2015年即可實現突破200億元的目標。
但并不是每家企業都能分享到龐大的產業發展機會。三部委在節能空氣能熱水器推廣實施細則中明確就提出企業必須滿足“年推廣數量不少于1萬臺(套)”的要求。
目前達標企業不足15家
中國熱泵產業聯盟副理事長趙密升指出,與傳統家電行業不同,空氣能熱水器產業“小而散”的特點非常明顯,行業內超過400余家企業,目前實現年推廣數量超過1萬臺的不足15家,“但入圍的企業卻有31家,這也就意味著有一半的企業現在雖然入圍了,卻并不一定能拿到補貼資金”,趙密升說。
記者了解到,按照節能補貼資金的清算規則,財政每月都有補貼金發放到企業,但如果各月完成不銷售任務,補貼金將暫時不予發放,年底給予一次性兌現;如果提前將年推廣任務完成,補貼金會提前發放,而完不成年推廣任務,補貼金不予發放,已發放的月份還要追回!
小型企業或將被淘汰
此外,各家企業的受補貼的力度也不盡相同,31家企業488個型號空氣能產品中,多數產品的補貼額度在350元/臺以下,能拿到550元/臺的產品并不多。“能效技術具有優勢的龍頭企業受惠力度當然更大一些,由于享受的補貼額度較高,高能效產品售價也會更具吸引力”,中國節能協會秘書長宋忠奎認為。
沒有財政補貼的企業面臨的將是生死存亡的危機。吳波瀾透露,紐恩泰的產品價格較補貼之前市場售價下調了兩成左右。趙密升認為,31家入圍企業大幅拉低行業均價,200余家小型空氣能熱水器企業或將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