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正在院內忙碌的梁振英,聽到“咣當”一聲巨響,她下意識地看了看房頂的熱水器,發現熱水器上的集熱管有一根發生“爆炸”。隨即,梁振英的丈夫搬來梯子,爬到房頂后看到有兩根集熱管在此之前已經爆破。3日,“咣當”聲響再次出現,又一根集熱管爆炸。
梁振英怕發生意外,便找到了當時的經銷商。雖然該經銷商已經轉行,不再從事太陽能熱水器銷售。但是經銷商還是于4日來到梁振英家進行了維修,換掉了已經炸裂的集熱管。然而,令梁振英沒有想到的是,5日、6日兩天,集熱管又8根發生爆炸。梁振英算了算,他家的熱水器總共有18根集熱管,竟先后炸掉了16根。
2010年8月,惠民縣姜樓鎮梁振英家買了一臺桑樂牌太陽能熱水器。該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管卻在今年10月2日至6日,接連“爆炸”達16根。對此,桑樂太陽能駐濱辦事處認為是用戶操作不當所致。
日常操作嚴格按說明書執行
19日上午,記者在梁振英丈夫的幫助下,登上屋頂,看到該熱水器的集熱板上還有9根完整的集熱管。破碎的集熱管殘骸堆積在熱水器下的平整房頂上。
“我怕剩下的集熱管會再次爆炸,鄰居家的孩子我都不敢讓他們在附近待著。”梁振英說。“我們日常的使用都是嚴格按照廠家出具的使用說明執行的,上水的時間及季節我們也都不敢馬虎懈怠。”
梁振英一家,事發后也曾試圖聯系廠家進行維修,但是一直沒能得到肯定的答復。
辦事處:“炸管兒”不在保修范圍
10月19日中午,記者電話聯系了桑樂太陽能駐濱州辦事處,說明情況后,對方稱炸管不在廠家的保修范圍內。
“三年內集熱管出現褪色的可以保,炸管不在保修的范圍。這種情況應該是用戶操作不當導致的。”對方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