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內的供暖就是靠這兩臺電極鍋爐。
在位于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內的固體儲能供熱技術研發基地,兩臺16兆瓦的電極鍋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兩臺鍋爐不用于其他燃煤、燃氣鍋爐,用電作為能源動力將水加熱,從而對學校進行供暖,這項供暖技術正是該校研發的高壓風電電極鍋爐液體蓄熱供熱技術。

“之所以說是風電點擊鍋爐液體蓄熱供熱技術,是因為我們這兩臺鍋爐所用的電全部來自于張北的風電,可以說,我們的供暖是‘綠色’的。”河北建工學院院長師涌江介紹,能源中心現有供熱設備兩臺16兆瓦電極鍋爐兩臺,已建成蓄熱水箱兩個,共計1300立方米。目前,校區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風電)供熱,實現供熱零污染。使用蓄熱水箱在谷電時段蓄能,峰電時段蓄熱水箱放熱。學院28萬平米的供熱全部采用了這項技術。
“原來用張家口熱力管網供熱的時候,學院一年的供暖費用是900萬,現在我們自己用這項技術,一年550萬就夠了。”師涌江說。

“我們這個可再生能源(風電)供暖示范項目于2017年建設,利用張北地區風力發電為學校28萬平米建筑供熱,晚上儲能同時送熱,白天送熱,用學校師生自己研發的儲能蓄熱技術在用戶端按需供熱,真正做到了政行企校、產學研用相互融合,實現節能減耗。”師涌江介紹說,除安裝了相關設施設備外,學校師生還研發了高壓風電電極鍋爐液體蓄熱供熱技術、固體儲能供熱技術、空氣源熱泵供熱技術,通過多種技術的應用為可再生能源供熱提供示范及借鑒,同時實現了節能運行、性能優化的目標。

“這個項目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為風電供暖技術奠定了技術基礎,完善了儲能供熱數據鏈,為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也是我們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師生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的一點實實在在的貢獻。”師涌江說,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和崇禮的部分供暖用的就是這種“綠色”供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