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回顧|2021年光伏圈十大關鍵詞!
時間:2021-12-30 來源:imsia
分享到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同時也是“雙碳”目標落地實施的第一年。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東風的加持下,光伏行業順勢揚帆起航,各地建設如火如荼,百億級銷售長單頻頻上演;二級市場上,多家光伏企業股價翻倍,邁入千億市值俱樂部,為2021年的資本市場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與此同時,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不明朗、國際海運價格上漲、能耗雙控政策,以及貫穿全年的供應鏈漲價等多重因素作用下,2021年的光伏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相互交織。

辭舊迎新之際,行業媒體也盤點了2021年光伏圈十大關鍵詞,希冀匯總過去一年光伏行業的變化,展望即將到來的2022年。

關鍵詞一:碳中和、碳達峰

縱觀2021年,“雙碳”目標是貫穿光伏行業發展的主旋律。自2020年9月22日,“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提出以來,國家層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行業發展。

2月22日, 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的“1”,為碳達峰碳中和這項重大工作進行系統謀劃、總體部署。

10月26日,《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發布,指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隨著“雙碳”頂層設計出臺,光伏作為清潔能源發展的中堅力量,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據發改委能源所預測,到2025年,光伏總裝機規模達到約7.3億千瓦,光伏全年發電量約0.88萬億千瓦時。

關鍵詞二:千億市值

在“雙碳”目標催化下,“光伏”搖身成為明星概念,與鋰電池、芯片并稱2021年資本市場“最賺錢三劍客”,涌現出一批市值千億的世界級企業。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光伏指數今年漲幅為57.78%,滬深300指數下跌5.56%。期間,多家光伏企業在2021年經歷幾輪上漲,光伏組件頭部企業天合光能股價漲幅最高,為226.83%;光伏設備制造商奧特維以192.82%的漲幅緊隨其后,光伏硅片“新貴”高測股份、雙良節能的股價漲幅約150%,錦浪科技、特變電工等光伏逆變器企業股價漲幅超過100%。

市值方面,A股市場上,隆基股份、陽光電源、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中環股份、大全能源、正泰電器、福斯特9家企業市值在千億以上。其中,隆基股份盤中股價曾于11月1日創下103.3元/股的新高,市值逼近5600億元,穩居光伏行業市值“C位”。而在2020年,光伏板塊市值超過千億的僅有隆基股份、陽光電源、通威股份。

與此同時,A股較高的估值與良好的融資環境吸引了更多光伏企業主動“回歸”。包括晶科能源、阿特斯太陽能等在內的光伏巨頭已順利過會,光伏組件五大頭部企業將齊聚A股。

關鍵詞三:“漲聲”四起

光伏產業鏈自上而下大致分為硅料、硅片、電池片及組件四個制造環節。2021年以來,在硅料緊缺的帶動下,全產業鏈掀起漲價潮,硅片、電池片報價持續上揚,EVA膠膜、光伏玻璃等光伏輔材也紛紛漲價,組件價格居高不下。其中,硅料環節成為整個市場的關注的焦點,從年初的8萬元/噸,最高漲至超27萬元/噸。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保利協鑫、新特能源等國內多晶硅廠商獲得了想當可觀的利潤。

但與此同時,2021年,光伏行業下游裝機需求不及預期。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2021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指出,今年國內光伏裝機總量預計將由原來的55至65GW下調至45至55GW,預計2022年裝機量或增至75GW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臨近年末,光伏硅片、硅料環節的價格已開始松動。11月30日以來,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接連下調硅片價格。據硅業分會數據顯示,硅料價格已連續3周下滑,12月22日當周國內單晶復投料與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分別下滑至23.86萬元/噸和23.62萬元/噸。

關鍵詞四:百億長單

在原材料緊缺、漲價不斷的趨勢下,產業上下游的深度供需綁定在2021年成為趨勢,金額超過百億的采購大單頻頻在行業上下游上演。

例如,今年 9 月,雙良節能與江蘇中能、新特能源及其關聯方達成協議,分別向后兩者采購多晶硅料 5.275 萬噸、8.22 萬噸,預估采購金額分別為112.09億元、174.68億元,合計達286.77億元。

11月19日,上機數控公告稱,將于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間,向保利協鑫旗下的江蘇中能采購9.75萬噸棒狀硅及FBR顆粒硅,預計合同金額約為262億元。

在硅片環節,12月6日,雙良節能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包頭雙良簽訂了三項長單銷售合同,據測算,預計2022-2024年三項銷售合同金額總計為121.44億元。

下半年以來,光伏電池企業愛旭股份連續與高景太陽能、雙良節能、上機數控、江蘇美科簽訂四份硅片采購合同,累計采購額高達306.46億元。

關鍵詞五:光儲融合

今年3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指出,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光伏+儲能”這一新業態,被視為可以提高電力系統穩定度與電力消納完整性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2021年4月下旬,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對儲能發展的系列問題提出了整體思路,為儲能行業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定下基調。

7月23日,發改委下發《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的目標,未來五年裝機規模將擴大10倍。

與此同時,“新能源+儲能”也是今年地方政策部署一大關鍵詞。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有20省要求配置儲能,配置比例基本上不低于10%。其中,河南、陜西部分要求達到20%。

關鍵詞六:分布式光伏

在整縣推進等政策加持下,分布式光伏成為今年光伏行業中不容忽視的亮點。

6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集中式、工商業分布式都不再享受國家補貼,戶用光伏獲得了5億元的財政補貼支持,為戶用光伏市場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隨后,國家能源局于6月20日下發了《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方案的通知》,首次明確提出了“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安裝比例:黨政機關不低于50%。學校、醫院、村委會等公共建筑不低于40%,工商業不低于30%,農村不低于20%。

9月,國家能源局預公布全國整縣屋頂光伏試點申報情況,共計676個市縣。有機構預測,這將帶來1.3億多千瓦的光伏發電裝機量。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國累計納入2021年國家財政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裝機容量為1648.86萬千瓦。

關鍵詞七:BIPV

伴隨著分布式光伏迎來新的一輪發展熱潮,作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分支——BIPV也成為2021年市場關注的焦點。

BIPV即光伏建筑一體化,其最廣為人知的是特斯拉屋頂。今年3月,隆基股份宣布收購森特股份27%股權,并展開戰略合作的消息發酵后,BIPV在資本市場上刮起一陣旋風,包括秀強股份、芯能科技等紛紛加碼BIPV,杭蕭鋼構、東南網架、龍元建設等競相跨界進入BIPV。

與此同時,政策方面對鼓勵BIPV發展也可謂不遺余力。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及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

10月13日,住建部對外發布《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其中要求“新建建筑應安裝太陽能系統”,自2022年4月1日起實施。

很多地方政府也出臺了鼓勵BIPV發展的政策。據統計,目前廣東、江蘇、西安、北京等14個省市明確發布了BIPV相關補貼政策,補貼力度從0.3-0.4元/度,補助限額從100-300萬元各有不同。

關鍵詞八:光伏大基地

繼出臺鼓勵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整縣光伏試點政策后,以沙漠、戈壁、荒灘、礦區為重點的大型光伏基地也在2021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

6月21日,國務院提出發揮西部地區風、光、水電和礦產資源優勢,提高勘探開發技術水平和轉化效率,建設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增強國家能源和重要資源保障能力。

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就能源保工作作出安排,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建設。10月26日,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

12月11日,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再度強調了“積極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

關鍵詞九:光伏制氫

據光大證券預測,在2060年碳中和情境下,我國氫氣年需求量將增至1.3億噸左右。利用光伏等綠電制成的“綠氫”,也在2021年獲得了市場廣泛的關注。

今年3月,隆基股份成立氫能公司,由創始人李振國親自帶隊進入氫能領域,中國石化更是將氫能作為新能源發展的核心業務,錨定“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

7月16日,國資委發言人彭華崗公開表示,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央企業已經在制定包括制氫、儲氫、加氫、用氫等全產業鏈布局。

與此同時,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也為光伏制氫的商業化應用帶來更多可能。近日,國際光伏聯盟助理總干事Philippe Malbranche在行業會議上指出,在光伏項目招標電價不斷突破最低值的情況下,光伏制氫成本已經有望低至2美元/千克以下,甚至已經能夠與化石燃料制氫的成本相媲美。

關鍵詞十:N型電池

在不斷追求效率與降本的光伏產業,技術的更迭往往伴隨著行業的洗牌。回望2020年,有關硅片尺寸之爭是當年行業關注的焦點,進入2021年,電池環節技術路線的切換和轉換效率的提升成為頭部企業競爭的關鍵。

據統計,2021年PERC單晶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3.1%,最高量產效率達到23.56%。隨著P型PERC電池效率平均23%以上迫近其瓶頸,N型電池被視為最有望接替P型電池的下一代主流技術,主要分為TOPCON、HJT、IBC三條路線。

中信建投分析指出,三者之中,TOPCON現階段成本相對較低,且可基于現有龐大產能改造,頭部企業將會持續探索,明年將迎來產業化量產元年。HJT電池參數性能最優、降本增效路徑最為清晰,較大概率成為下一代主流技術。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 相關文章:
    • 9月15日上午,濟南東部的力諾科技園先后有兩件影響山東甚至中國太陽能行業的大事發生:10點58分,力諾光熱太陽能中高溫集熱技術產業化基地奠基;14時18分,力諾光伏100兆瓦多晶硅電池生產線開始生產。
      上傳時間:2010-09-17
    • 日前,在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掛牌儀式上,由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等8家單位發起設立的浙江光伏光熱及其裝備技術產業創新聯盟(ZJAPPE)成功簽約。
      上傳時間:2011-07-29
    •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海陽建立了以企業經營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研發體系,僅用六年的時間,已發展成為擁有核心專利技術的專業太陽能電站服務商。
      上傳時間:2011-08-04
    • 力諾光伏集團日前發布公告稱,力諾高溫發電管的首批訂單在7月份成功銷往海外。力諾光熱依托在光熱領域技術優勢以及與清華大學的緊密合作,產品經過三年的研發。
      上傳時間:2012-08-12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