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由北京綠金聯能源研究院主編的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團體標準——《高性能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標準》研討會在山東省質檢院召開,會議對標準草案進行了審議。草案中有關銅管壁厚、集熱效率、熱損等多項指標明顯高于現行的國家標準。

研討會現場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清潔供熱分會陳講運秘書長、丹麥科技大學黃俊鵬博士、山東省質檢院孫玉泉副院長等行業領導出席討論會。德州金亨、力諾瑞特、太陽雨等行業知名企業代表3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討論確定團體標準的相關技術指標,并結合產業實際,充分考慮了新標準的高度和可執行性,使之成為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的參照和執行工具。
丹麥科技大學黃俊鵬博士主持會議并匯報了標準編制情況,并闡述了新標準建設的必要性。過去,行業中大多數平板型集熱器生產企業的產品都能達到國標要求。但隨著太陽能市場從初級熱水應用向高級熱能應用的轉變,尤其是向供暖、制冷以及工農業生產領域的延伸,對產品熱效率、壽命等提出新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該團體標準的出臺既符合市場發展的要求,同時也符合國家提出的國民經濟由高速度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
《高性能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標準》草案對相關指標做了規定。它是在現有國標的基礎上,參照國外先進產品的一些技術參數,以增加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例如,團標規定,平板集熱器熱性能的瞬時截距達到0.8,熱損低于4.0。
可以說,國標是任何一個行業最低的標準,它照顧的是大多數企業的產品,同時,準入的低門檻也是造成產品同質化的根源。本次團標建設為企業產品實現差異化和提質溢價創造了新的機會。
對企業自身來講,團標《高性能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標準》是一 把雙刃劍,如果達不到標準也意味著無法把握化蛹成蝶的機遇。那么, 高性能的新標準是否高不可攀?國內有企業能夠達到新標準的要求么?
金亨做到了!

來自檢驗報告

來自檢驗報告
據了解,該款集熱器采光面積為10.48平方米,總面積為11.42平方米。這是金亨為太陽能大面積區域供熱、跨季節蓄熱和工業用熱市場專門研發的產品。
接受山東省質檢院檢驗的EFPC115型大平板
就新標準執行的可操作問題,筆者電話征求了業內資深的金亨新能源韓榮濤董事長看法,他說研發實力強的企業通過努力可以做到,但產品成本會有一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