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城入圍第二批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 涉中央財政支持金額303億元
2018年7月24日,國家財政部經建司、生態環境部大氣司、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國家能源局電力司聯合發布《關于擴大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城市試點的通知》,將新增試點申報范圍擴大至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傳輸通道“2+26”城市、張家口市和汾渭平原城市。
8月27日,入圍名單公示,邯鄲、邢臺、張家口、滄州、陽泉、長治、晉城、晉中、運城、臨汾、呂梁、淄博、濟寧、濱州、德州、聊城、菏澤、洛陽、安陽、焦作、濮陽、西安、咸陽等23個城市入選。
上述試點城市示范期為三年,中央財政獎補資金標準根據城市規模分檔確定,直轄市每年安排10億元,省會城市每年安排7億元,地級城市每年安排5億元,汾渭平原原則上每市每年獎補3億元,新增入圍23個試點城市三年示范期共涉及中央財政支持金額303億元。
2
煤改電設備招標大范圍啟動 空氣源熱泵市場競爭加劇
為響應國家能源局于2017年底發布的號召,到2021年電供暖(含熱泵)面積達到15億平方米的既定目標,2018年,多地掀起清潔供熱煤改電項目改造熱潮。總體而言,2018年煤改電設備招標內容涉及的產品種類主要包括空氣源熱泵/熱風機、碳晶/石墨烯/碳纖維等直熱式電暖器、蓄熱式電暖器、地源熱泵、蓄熱式電鍋爐、相變電儲能裝置等等。
其中,空氣源熱泵/熱風機因較好的節能效益和在以北京為例的城市帶動作用下,于2018年實現爆發式增長,各項招標中屬其競爭最為激烈。天津、山東等北方地區均有相關項目啟動。僅北京2018年啟動的幾個農村地區煤改電項目涉及金額就達到數億元至數十億元不等,參與競標的大小企業眾多。2018年,空氣源熱泵市場準入門檻還處于較低水平,在政策和市場共同驅動下,愈來愈多的企業將參與到市場角逐中,未來競爭或將更加激烈。
3
國家能源局發文通知要求做好2018-2019年采暖季清潔供暖工作
2018年12月14日,國家能源局公布關于做好2018-2019年采暖季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穩妥做好2018-2019年采暖季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工作。通知強調七點:一、扎實抓好清潔取暖實施方案落實;二、穩妥推進“煤改氣”“煤改電”,指出逐步擴大蓄熱式、熱泵型電供暖比重;三、積極擴大可再生能源供暖規模,指出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供暖;四、扎實推進清潔燃煤集中供暖;五、守住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底線;六、探索創新清潔供暖模式;七、加強清潔取暖工作監管。
4
農村清潔取暖改造成難點 亟待尋求解決方案突破
2018年清潔供熱項目開始集中開展,農村地區集中供熱管網鋪設不到位,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清潔取暖改造嚴重依賴補貼,天然氣、電取暖成本較高,取暖費用難征收。2018年多個清潔取暖項目投入運行,然而因費用較高,個別農戶依然偷用散煤,成為清潔供暖推廣中的一大難點,個別地區甚至傳出“村民燒散煤被拘留”的消息,引得輿論嘩然。農村清潔取暖亟需進一步因地制宜,通過技術創新和資本運作,避免返煤現象出現,部分地區已經提出農村優先利用太陽能、余熱、地熱能、生物質等多種清潔能源供暖,有條件的發展“煤改氣”或“煤改電”的推廣原則。
5
2018年,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全國多省市發布藍天保衛戰攻堅方案,強調開展清潔供暖工作的重要性。多地政府出臺清潔供暖工作實施方案,針對城市和農村地區制定相應改造計劃,科學安排清潔供暖推進時序,因地制宜選取可再生能源供暖,推進各項清潔供暖工程,落實采暖期峰谷電價。完善相應資金補貼政策,鼓勵用戶使用清潔取暖節能產品,明確各項設備獎補,給予清潔供暖雙替代項目工程建設安裝或運行資金補貼。此外,多個清潔取暖試點城市還進一步明確中央財政資金使用方案,對財政專項資金的補貼標準、使用范圍、資金撥付和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助推清潔供暖發展。
6
全國燃煤鍋爐改造治理掀熱潮 工業供熱替代市場潛力待開發
隨著環保政策逐步加深,煤改清潔能源進一步推廣,2018年各省地區開始深入推進燃煤鍋爐綜合整治。2018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委進一步發文要求加強鍋爐節能環保工作,全國原則上不再新建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重點區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和汾渭平原)全域和其他地區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原則上不再新建每小時35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各地區也出臺政策明確燃煤鍋爐拆改獎補政策,掀起燃煤鍋爐拆改熱潮。與民用清潔供暖不同,工業用熱領域涉及范圍更為廣泛,冶金、造紙、紡織等多個工業領域均有用熱需求,拆除燃煤鍋爐后,建設什么樣的熱源成為一個新選擇,多地政府已經把新能源供熱納入供熱規劃,工業供熱替代市場擁有極大開發潛力。
7
多個儲熱式清潔供暖項目落地 儲熱技術優勢在清潔供暖市場獲重視
隨著各地電采暖峰谷電價政策進一步落實,儲熱技術應用于清潔取暖行業的價值被逐漸挖掘,2018年多個儲熱式清潔取暖項目落地,在建成的多個項目中,除水儲熱技術外,相變儲熱、固體儲熱等更多儲熱技術被應用于民用清潔供熱和工業供熱領域。在各地新出臺的一系列清潔供暖相關支持中,多項政策要求進一步發揮儲熱優勢,推廣使用蓄熱式電采暖產品。同時,2018年國網天津電科院、中電聯等相關機構和企業編制完成了多項清潔供暖儲熱技術和產品相關標準,推動儲熱技術在清潔供暖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8
煤改氣大規模推進后遺癥仍存 2018年煤改氣力度大幅放緩
自2017年大范圍“氣荒”之后,今年我國天然氣供需仍處于緊平衡狀態。部分地區大規模“煤改氣”弊端已經出現,采暖設備安裝不及時、基礎設施不完善、配套資金落實不到位等現象屢屢發生。2018年全國煤改氣力度大幅度放緩,例如《石家莊市2018年采暖季天然氣保障方案》指出單位用戶采暖優先實施電代煤,原則上不采用氣代煤;山東德州《冬季清潔取暖和民生用氣保障責任書》表示優先保障2017年結轉煤改氣用戶,再發展新增煤改氣工程。
9
嚴禁禁煤“一刀切” 推廣清潔煤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為配合清潔供暖政策,治理冬季大氣環境,2018年北方多地劃定禁煤區。在禁煤過程中,部分地區被曝出采用強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潔取暖,無法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11月6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山西開展“回頭看”工作,第二天便收到7起關于太原市迎澤區康樂片區嚴禁用煤、無法溫暖過冬的舉報。對此,國家明令堅持以確保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鼓勵推廣使用清潔煤替代劣質散煤,嚴禁采取“一刀切”的限煤措施。在具備條件的地區發展集中供暖,推廣使用清潔煤鍋爐,替代分散的燃煤小鍋爐。在不具備集中供暖條件的地區,鼓勵推廣使用節能環保爐具和清潔型煤。山東淄博等多個地方出臺民用清潔煤炭推廣使用工作方案等相關政策,強化支持。
10
可再生能源供暖市場繼續發展 核能、生物質、地熱、太陽能供暖持續推進
除雙替代外,2018年可再生能源供熱發展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農村地區的清潔供暖也愈加重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具體而言,在核能供熱方面,2月,中廣核消息稱將聯合清華大學在華北規劃建設中國首個小型核能供暖示范項目;11月,國電投佳木斯市核能供熱堆示范項目場址普選報告通過評審,核能供熱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太陽能供熱方面,以河北為代表的地方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太陽能+多能互補”的清潔供暖方式。在生物質供熱方面,1月30日,《關于開展“百個城鎮”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示范項目建設的通知》公開發布,強調生物質供熱發展。而在地熱供熱方面,以雄安新區為首,國家正在積極打造地熱供暖樣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