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工業綠動力計劃自2015年開始實施,不斷加快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技術創新,“多能互補”技術在近幾年取得突破。不僅持續為經濟發展注入“綠動力”,還逐步構建起優化能源結構,降低大氣污染的長效機制。
據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專家介紹,目前,山東省共建設實施3083個工業綠動力項目,節約標煤98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00萬噸,為優化我省能源結構、壓減煤炭消費、降低化石能耗作出巨大貢獻。其中,在紡織、化工、印染、食品等工業領域已建成太陽能工業熱利用項目573個,日產熱水3.6萬噸。同時,工業綠動力項目為工業企業能源供應提供了新的保障,多種能源有效結合、多能互補,也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了新路徑。
山東省是煤炭消耗大省,每年僅工業領域用煤就可達到1.5億噸,但其中一部分工業用煤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用能效率低、污染排放嚴重等問題。為解決這一現狀,我省大力開展太陽能工業綠動力工程,在食品、化工、紡織等生產領域大力推行太陽能工業熱力應用,推動形成了民用熱水、供暖制冷、大型區域供熱、工農業熱力等太陽能應用協調發展的市場格局。
華春集團總經理江紅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公司積極整合優勢資源,引進國際一流技術和設備,對太陽能中高溫工業應用技術、集熱系統優化控制技術、太陽能儲熱技術等重點項目進行研發,實現企業的飛速發展。下一步,企業將繼續提高制造裝備水平,開發高效優質產品,共同推進節能減排。
隨后,與會人員參觀了綠源食品公司“太陽能+”高效集熱系統工程。